:::
產業案例 2025-10-20

立安新創-中油前鎮儲運所建立AI智能管理平台

嵌入式 HTML 電子報

關鍵效益

  • 提升人員作業管理效能,降低工安與異常狀況發生率。
  • 遠端監控廠區,異常狀況主動推播。
  • 串聯5G專網,成為台灣中油數位工安之示範場域。
  • 技術應用之驗證,未來可複製到洲際碼頭儲運站。

技術優點

  • 設定辨識卡控機制,確認辨識項目定位才會啟動辨識,避免誤判。
  • 提供針對特定應用情境建Training Model,可設定多種辨識情境。
  • 可設定有效辨識區域(ROI)並同時判別區域中多個不同項目。
  • 有效辨識區域(ROI)多人同時入鏡也可同時受到辨識判斷。
  • 客製化辨識項目,如工裝(安全帽、工作服、輪檔、鑰匙等)、危害辨識(火焰、煙霧等)、人身安全(人員跌倒、呼救等)。
  • 異常發生即時推播 Email、Line 通知。

辨識示意圖1

辨識示意圖2

圖:客製化辨識項目範例,包括工裝、危害辨識與人身安全等。

客戶公司簡介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石化事業部 - 前鎮儲運所

導入前痛點

當前場域在工作安全裝備的規範上力道較弱,實際執行多半仰賴人工巡檢與現場經驗,導致落實不易且難以全面掌握風險。尤其在作業人員發生跌倒或緊急狀況時,若剛好處於槽車或大型設備遮蔽處,極有可能因視線死角而無法即時發現,延誤搶救時機。此外,由於場域範圍廣大,需耗費大量人力進行定點或動線式巡視,不僅人力負擔重,也易出現巡檢死角。若人員在工作中突感不適,缺乏即時回報機制,將無法第一時間通報監控室或相關支援單位,進一步增加現場作業的風險與管理困難。

如何解決痛點

為強化場域作業安全,可導入 AI 影像辨識技術,針對輪檋、鑰匙、安全帽等關鍵工裝進行即時監控,確保其正確擺放與配戴,降低人為疏失風險。當系統偵測到異常狀況(如人員跌倒)時,能即時啟動告警機制,迅速通知監控室人員,有效縮短應變時間,降低工安事件發生機率。此外,透過 CCTV 結合 AI 辨識功能,全天候監控現場作業狀態,不僅可即時掌握潛在風險,也大幅減輕傳統人力巡檢的負擔。若人員身體不適或遇緊急情況,系統亦可主動推播異常訊息至監控端,協助第一線作業人員快速求援,強化整體場域的安全防護與應變效率。

下一階段可進一步結合槽車定位裝置與灌裝月台,導入數位孿生技術,將槽車的即時動態(如進場、待命、作業中、離場等狀態)即時呈現在系統介面上,提升作業透明度與現場可視化管理效能。

同時,亦可與掛單系統進行整合,實現從排程、進場到作業執行的全流程數據同步與管理自動化,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與整體安全管理等級。

整合掛單系統畫面

圖:(上)監控畫面、(下)整合掛單系統:排程、進場到作業執行的全流程同步與自動化

客戶見證

「導入 AI 影像辨識後,現場作業更安心,輪檔、安全帽等細節不再遺漏。」

「系統一偵測到人員跌倒,告警馬上跳出,大幅縮短反應時間。」

「現場有突發狀況,監控室能第一時間收到訊息,處置效率大提升!」

異常告警即時推播畫面

圖:異常告警即時推播畫面,依據事件種類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