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s://ntacademy.sme.gov.tw/detail_fast_solution?id=16
https://ntacademy.sme.gov.tw/detail_fast_solution?id=16
智慧化能源管理革新
過去,工廠僅能透過電費帳單得知總用電量,對於各台機器、各項製程的耗能情況幾乎無法掌握,導致排程難以最適化,也難以發現潛在的能源浪費。透過此次智慧化導入,工廠開始蒐集每台設備的即時耗電數據,並將其與生產工單進行串接,使得每項產品在不同設備上的製程時間與碳排成本都能被精確分析與比較。
實際節能成效
設備異常監控:發現某台機器因操作參數異常,每小時額外耗費 5 瓩電力,經系統提醒並調整後,每日可節省超過 100 瓩電能。
設備汰換驗證:某加熱裝置更換後,透過前後耗能資料比較,證實耗電量減少幅度高達 35%。
智慧排程提升生產效率
系統啟用後,管理者能透過儀表板掌握哪些設備存在空轉、參數設定不佳或效率不佳的情形。智慧排程功能能根據每台機器的耗能與效能表現,自動推薦最適合某一產品的生產設備,大幅減少了人為經驗決策的偏誤,亦提升了整體生產的穩定性與良率。
示範場域的擴散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工廠不僅能將智慧化僅視為內部管理工具,更是進一步轉化為對外的展示平台。透過定期開放參觀與經驗分享,協助區域內其他中小企業理解智慧轉型的實際作法與效益,發揮出示範場域的擴散作用。
綠色產品市場潛力
除了電力監控與系統整合外,也能嘗試導入低碳原料,例如使用天然材料進行配方改良。儘管這類原料成本較高,但產品推出後,消費者對其環保特性表現出高度認同,願意接受較高價格,展現出綠色產品的市場潛力。
成功關鍵要素
在政府資源與顧問團隊的協助下,先明確辨識出工廠的痛點,再進行具體規劃與系統性導入,避免流於形式。即使是中小型製造業規模有限,只要聚焦痛點並善用輔導資源,亦能透過智慧化技術在節能、減碳、效率與品牌形象上取得突破。